2014年以来,成都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成都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着眼于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各美其美,以“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三美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初步显现出村美、人和、业兴的美丽农村景象。
寿安镇陈家桅杆《彩色人家》。图片来源:温江区文明办
环境优美,居民生活惬意。图片来源:温江区文明办
青杠树村环境美如画,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游玩。摄影:刘杰
统筹谋划:政策资金配套 稳步推进新村建设
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是这场变革的一个样本。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光明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垃圾村,大会小会批评不断。“过去一到夏天,垃圾散发的味道真的让人不舒服。”光明村村民胡显忠感慨道,“改造后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空气都比过去好了许多。”
光明村党支部书记胡显建介绍,光明村具有平坝村落特点,全村辖8个组,村民以散居为主,相比管理有序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村落中的家禽、家畜、水产等养殖业粪便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水直放、沟渠河道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
青白江区光明村由“垃圾村”变成“三美”示范村。摄影:刘杰
2014年,该村利用“三美”示范村创建、百村容貌整治试点等契机,从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入手,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调研比对,我们最终确定以第2村民小组院落为试点,重点打造以胡家河心岛为中心的环境面貌,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变化。”
如今,光明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干净整洁的村落里,苍翠的竹林掩映着小青瓦屋的川西民居。
光明村是成都市以“三美”示范村为抓手,着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希望和潜力也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成都市正是按照这一路径,以民风建设为重点,凸显“风尚新美”;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凸显“环境秀美”;以品质生活为重点,凸显“生活富美”,统筹谋划、稳步推进“三美”示范村建设。
据了解,在推进“三美”示范村的建设过程中,成都市统筹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地综合整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整体推进村庄规划、环境改造、风貌整治和文化建设。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成都市整合农委、新农办、文明办等部门支持资金,再由各相关区(市)县配套部分资金。为充分调动区(市)县积极性,市文明办每年还给予1000余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按照规划,2014-2016年,由成都市文明办牵头,将在全市郊区(市)县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每年打造100个“三美”示范村,逐步实现在全市农村全覆盖。
五家村的非洲菊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采摘。摄影:刘杰
大邑村民手绘扮靓乡村文化墙。摄影:刘杰
各美其美:充分体现农村特点,量身订做建设方案
政策与资金的驱动,为“三美”示范村建设开了个好头。然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也不是大拆大建。成都市深刻地认识到,政策要因地制宜,资金要有合理的流向,“三美”示范村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