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眉山精神气质 共建富裕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眉山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富裕美好眉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主要成效
(一)眉山精神薪火相传,凝聚起眉山跨越发展强大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建地设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历届市委团结和带领下,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铸就了眉山独有的精神气质,成就了眉山巨大的发展变化。在建地设市之初,眉山人民艰苦创业、苦干兴眉,取得了三年树形象、五年大变样的显著成绩。在5.12汶川大地震的艰难时期,眉山人民自力更生、自救互助、自强不息,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胜利”。换届以来,在跨越发展、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眉山人民抢抓机遇、跨越发展,主动作为、争创一流。“苦干兴眉,争创一流”的眉山精神在全市上下凝聚起广泛的思想共识,为推动眉山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近三年来,全市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眉山在全省综合考核中始终保持在前五位,生动诠释了精神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眉山实践。
(二)城乡文明大幅提升,造就了建设美好家园良好条件。一座文明的城市,必须具有齐备的城市功能、优美的城市环境、厚重的城市文化。眉山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推动城市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同步迈进、城乡文明同步提高。一是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坚持基础先行,东坡大道、岷江大道等城市干道高标准建成,市场、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合理布局,无障碍设施配套齐全;坚持景城一体,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苏辙公园扮绿城市,呈现出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一千米见水的靓丽景观;坚持文城一体,三苏祠、远景楼、古城门楼、东坡宋城共同构成文化地标,彰显出眉山厚重的城市底蕴。二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坚持环境兴市,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张清单”编制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务服务廉洁高效;以政府诚信建设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和失信惩处机制进一步健全;“平安眉山”建设取得实效,六区县整体进入平安县行业,眉山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市民群众对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治安环境满意度均超过90%,眉山发展软实力和竞争力逐年增强。三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文化和幸福美丽新村一体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眉山模式”在全国推广,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健康生活成为文明新风尚。2012年以来,成功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眉山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成绩位居全省前三,文明单位建成率达70%、文明村镇建成率达50%,城乡面貌和文明程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公民素质明显提高,奠定了助推眉山发展坚实基础。眉山着力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品味之人,促进市民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一是思想感召绘就梦想。“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富裕美好眉山”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市民群众的发展自信不断增强。二是尊知重教相沿成习。“普九”工程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全民阅读蓬勃开展。三是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主线,“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典型选树、文明劝导活动常年开展,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氛围浓厚。四是遵法尚义普及广泛。“六五”普法工程扎实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开展,遵纪守法意识显著增强。五是文化追求成为自觉。《宋词雅韵》、《同圆中国梦 共建新眉山》等深受群众欢迎,市级书画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文艺协会蓬勃发展,国家级、省级艺术人才不断涌现,成功创建“中国散文之乡”,高雅文化市民向往。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统揽全局,强势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三届市委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富裕美好眉山”的部署,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核心作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摆在同等高度,汇集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出台《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各级各部门年度考核,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有力保障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