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夏毓婕8月1日报道:从7月1日至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已满一月。这一个月中,“垃圾分类”在逐渐改变居民以往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各种问题。
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并在志愿者或保洁员指导和监督下投放生活垃圾,本意是为了加强居民分类的意识和实效。然而,由于一些小区在与居民的沟通以及长效管理不够细致,出现了生活垃圾随意乱扔,投放点“脏乱差”的现象。
垃圾桶不够、自觉性差没人监督就乱扔
位于闵行区颛桥镇的银都苑8-10村,从今年6月20日开始生活垃圾分类试运行,将原来142个门洞前的垃圾桶撤走,归并到小区内的5个集中投放点,设定了早上7点-9点,晚上6点-8点的投放时间,并安排志愿者引导居民分类。
然而,“撤桶并点”后,很多居民不能适应这种改变,自觉性差的一见“没人盯就乱扔”,尤其到晚上8点以后,志愿者下班没有了监督,而且干垃圾桶经常有被塞满却没人及时替换的情况,不少居民只能把垃圾扔在垃圾桶周边,造成“脏乱差”的现象,由此引发了投诉。
图片说明:整改前,垃圾堆放点被一袋袋的垃圾包围。
7月22日,闵行区接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转办件,有市民反映银都路3118弄小区垃圾投放点少,夜间垃圾分类志愿者离开后,小区居民将垃圾随意丢在21号楼西北侧堆放点,导致垃圾堆积、污水横流、蚊苍滋生、异味扰民的问题。
“接到信访交办单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对投诉点位进行了清理。”据银都苑第三居委会书记许晨微介绍,此前小区在每个投放点位设置5个干垃圾桶和2个湿垃圾桶,每天晚上21时安排保洁员清理垃圾桶,次日早上6时前还会再清理一次,期间每小时还安排专人在小区内巡查。“但还是无法做到一发生垃圾乱扔乱堆就马上清理的程度。”
图片说明:整改后,21号楼西北侧的垃圾集中投放点十分整洁。
监督惩罚+精细化措施确保垃圾分类长效管理
投放点“脏乱差”除了小区物业的管理不当外,居民的自觉性更是重中之重。客观而言,志愿者和保洁员不可能24小时驻守在集中投放点,那么,如何解决“没人盯就乱扔”的问题?
许晨微表示,待有关程序到位,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推进小区垃圾箱房、四分类点位技防设施建设,确保四分类点位有监控探头覆盖。针对乱扔垃圾的居民,居委将联合城管执法部门上门进行教育,超过三次不整改将按照执法条例进行罚款。
图片说明:小区中心专门设置了一处24小时开放的“误时投放点”。
针对夏季小区生活垃圾产生量骤增,垃圾桶不够放的情况,小区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每个点位配置足够的垃圾桶,避免短时间内集中投放量过大造成垃圾桶不够用的问题;同时,还在小区中心专门设置了一处24小时开放的“误时投放点”,而对于高龄、腿脚不便的居民和早出晚归的上班一族,登记后小区会安排专人上门收集垃圾。
“闵行区所有街镇都设有建筑垃圾中转场站,在当前的夏季高峰,目前能确保每个小区的建筑垃圾在2天至3天左右得到及时清运。”闵行区市容环境卫生中心负责人姜莉萍也表示,今年8月底前将增投数十辆湿垃圾专用清运车,从而确保所有小区的湿垃圾能够“一天两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