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一篇“迟来的文章”——去年的12月中旬,因上海出差回程期间有1小时的间隙,差不多能探访一个项目,我几乎没有多想,就直奔本文“主角”——刚开业不久、备受瞩目且存在一定“争议”的港资项目——前滩太古里。
之所以如此干脆,因为对于港资项目一直有一种由衷的“亲切”,相较于其他国内商业体系,港资项目是真正有其理念、价值观、愿景、耐心与坚持的。这并不是说国内非港资项目没有,只是没有那么纯粹,更多愈发以财务指标为导向,又急于求规模与布局罢了。
虽然在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陆资体系)不知甩港资多少条街”(特指项目复制),但在商业、人文、生活理解与前瞻方面陆资却又“不知被港资甩了多少条街”…这两条路线极像《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剑宗与气宗”之争,当下尚无法断定谁对谁错,但可以判断的是——在对于消费者深刻理解与洞察方面,陆资项目与港资项目的差距是极大的。换而言之,在“内功修为”方面差距并非一星半点。
下面正式进入本次“前滩太古里的探访之旅”。
一、项目部分
据相关介绍—该项目是“街区式购物中心”,建筑形式是“开放式、里巷交错”,个人实地感受其实就是“街区+盒子”。只是融合得很不错,并没有强行拼凑感,动线设计也较合理。
虽整体体量较大、建筑较多,但方向感还是很清晰的,既让人“不迷路”,又营造了一种“探索感”,且将内景与外景进行了一定关联,强化了整体空间感、自然性与打卡性。
▲向外眺望视角
在“审美”方面,私以为“永远可相信港资”,那种大气、贵气与时尚感是自然而然、扑面而来的。那是一种“整体感”,单看某一座建筑物并没有太多相关元素,但就是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气质,淡然地高雅,好似真正文人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并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点”,但着实有一种“天生的高级感”让人印象深刻。
▲街区俯视图(非常具有层次感)
▲项目整体VI色——深棕色(咖啡色)与白色,一切围绕这两种颜色系统展开
▲探访时恰逢“圣诞”,入口处放置了迪奥的一个大型美陈,周边广场规划一处“打卡空间”,将自然与美陈有机结合,形成较具品质且高级、唯美的打卡点。
▲圣诞美陈空间内部照,调性与品质值得参考、借鉴
▲广场阶梯。当下无论在室内室外,各大项目都非常喜欢设置这样的“大阶梯”,究其根本还在于“消费者洞察”,大型阶梯不仅具备功能性,还兼备昭示性、打卡性与人文关怀(休息、发呆),一举多得。
▲街区扶梯下部DP点,特别指出的是——前滩太古里非常注重“自然”氛围的营造及相关元素的应用,其美陈造景较为系统与合理,追求与周边环境的结合与融合,值得借鉴。
▲另外一点较为值得借鉴的是其街区外摆的规划——整体系统、格调一致而又“一店一色”,共同构成了一种惬意、品质生活的氛围。
▲外摆照——太古里对于“自然”方面的诠释尤为值得借鉴。在探访过程中,我总是在思考——为何会如此讲究“自然感”?我的理解是:人到商业项目实质是为了放松,最让人放松的就是“大自然”,所以这两点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