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文明绵延流长,积淀深厚;传统经典言近旨远,内涵丰富。但要弄清楚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还需要作深入分析。为此,开辟“传统经典与核心价值观”系列,希望通过逐一分析儒释道等传统经典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今日推出首篇。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离不开文明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历史的文化传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核心价值观承接传统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的《论语》,就蕴涵了诸多核心价值观的因子。
平等:性近习远与有教无类
《论语》中的平等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性意义上的平等。孔子的平等理念是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关于人性,《论语》中只记载了孔子所说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注:以下引文出自《论语》,均只注篇名,不再赘述)。“性”者,生也。大家都出于此,来源于此;“近”者,结合后面“习相远”,则更加强调的是“同”,即大致相同;“习”是指后天所习染。可见,孔子的这一表述当中包含着朴素的平等理念,即每个人,不论帝王将相还是小民百姓,都拥有与生俱来的人性这一类本质,而正是这个本质决定了每个人都拥有了道德意义上的平等权利。
第二,“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教化)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人生来在本性上是类同的、平等的,不存在先天禀赋上的质的差异。之所以出现了差异,是由于后天“习染”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善人们后天的“习”来使得人成为“君子”而非“小人”。这种方式,儒家称之为“教化”。这种“有教无类”的平等教化思想,实际上就是将教育权视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的基本人权。据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些弟子出身各异,天资禀赋不同。但孔子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只要象征性的交一点点“束修”就可以成为孔子的弟子,跟随孔子学习。可见孔子在教育中的平等观念。
第三,人格平等与独立。人性意义上的平等,使得士人在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中,能够不对统治者卑躬屈膝、趋炎附势,从而保持着人格的独立。孔子指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就是说,“事君”是以“道”为原则,如果不符合“道”,那么就可以不“事君”,这就彰显了人的独立人格,强调臣不能因为“位卑”而降低了自身之人格。孔子认为,虽然因为“位”的不同决定了君臣上下之间所秉持的“礼”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君臣保持其独立人格,君臣上下要相互尊重,即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这也正是杜维明先生在其《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中提出的,士人“能够以教师、顾问、批评者或朋友的身份对帝王保持一种独立人姿态”。正是因为人格是独立的,才能成为孔子所推崇的大人君子。
第四,“以德求位”的平等政治参与权。孔子认为,每个人在成就德性、通往圣贤人格道路的起点是相同的,拥有平等的道德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成为知识分子而参与政治,如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就保证了每个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卑贱”却富有才情之人得以通过受教育、通过修养德性而获得从政的机会。进而,孔子非常重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提出只要是人才,不论出身如何,都应该大胆使用,使他们各尽其才,发挥最大作用。如冉雍的父亲是“贱人”,但冉雍德行突出,因此孔子认为冉雍“可使南面”(《雍也》)。正是在这种积极的理念影响下,孔子许多弟子都参与到当时的政治当中去,这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有详细记载。
富强:养民以惠与富而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