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丽江西”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2017年1月18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两会新闻中心联合召开“美丽江西”新闻发布会。江西省生态办、省环保厅、武宁县、婺源县负责同志和政协委员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主题,介绍和发布具体举措、特色亮点和观点建议,并回答记者提问。江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主持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朱源杰 摄)
江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省两会系列发布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美丽江西”新闻发布会。今天晚上,我们邀请到江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迪维,江西省环保厅副巡视员冀常和,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江西省人大代表、婺源县委书记吴曙,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秀香,请他们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这个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赣媒体、境外驻赣媒体和省市新闻媒体,共计39家新闻单位。其中,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江西网、手机江西台、江西手机报、江西手机台、凤凰网江西频道、省政府网等正在做融媒体直播和文字实录。
下面,先请省发改委副主任宋迪维介绍有关情况。
江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迪维: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过去一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生态办(省发改委)协调各方,积极推动“美丽江西”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去年8月12日,中央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正式将江西省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江西省又一项国家战略。与2014年国家六部委批复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相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规格更高,试验区的实施方案由中央深改小组审批,中办、国办印发实施。数量更少,全国仅有3个。空间更大,在生态文明改革方面,中央赋予了试验区更大的先行先试权,其意义不亚于经济领域的“自贸区”。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落地。去年我们争取17个县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使全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达到26个,在这些区域内全面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二)空间管控制度取得重大进展。划定保护红线5.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对红线范围内实行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争取江西列入了国家空间规划编制试点的七个省份之一,启动省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三)生态补偿制度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境、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20.91亿元,全国最多。在资金安排上,将水质作为主要考核因素,兼顾森林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成效。对生态保护贡献大、水质改善较好、节约用水多的地区增加资金,对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的地区扣减资金。江西——广东东江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正式启动,国家及江西、广东两省对东江源头补偿资金将达5亿元。
(四)流域管理制度走在全国前列。在组织实施方面,建立了五级河长负责制,建立网格化管理协调机制和水质恶化倒查机制。在河湖管控方面,推进农、林、水、国土、交通等与河湖环境有关规划“多规合一”,建立统一规范的河湖监管网络、水资源控制指标体系和大数据平台。在污染治理上方面,开展覆盖全省的“清河行动”,对工业、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10个领域专项整治。
(五)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形成。通过“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大幅度提高现行的市县科学发综合考评体系中生态文明项分值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项制度建设。一是启动了全省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评价工作,对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二是制定了《江西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宜春、抚州等试点已经形成初步成果。三是出台《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意见》,完成萍乡市试点审计工作。四是出台《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
三、生态文明重大工程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