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4月中旬,南京市选定64个小区、101家单位进行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围绕“定时定点集中收集”及“引导居民自主投放”两项重点工作展开。两年前南京市还确定了包括建邺区沙洲街道、玄武区玄武门街道等在内的12个街道,整体推进单位、小区和公共区域开展垃圾分类。如今,两年时间过去,这些街道垃圾分类先行先试效果如何?新江苏记者走进建邺区沙洲街道部分社区,进行实地探访。
有“高科技”垃圾亭房,垃圾还是“随手扔”
2018年沙洲街道探路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模式。今年,街道内的中海丽舍西苑、中海丽舍东苑以及保利香榭国际三个居民小区被纳入试点范围,开启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预演”。7月10日晚6时许,新江苏记者来到中海丽舍西苑,该小区有9栋居民楼,共26个单元558户居民。7栋至9栋之间设立了一座垃圾房,3栋至5栋、6栋至8栋以及小区会所旁分别设置了一座垃圾亭,小区内显眼位置也拉起了多个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垃圾房位于小区西北角,便携式的操作屏、贴心的防夹手垃圾投放口以及智能分类让人眼前一亮。垃圾房一侧还设置了可回收物兑换点,对居民参加垃圾分类进行积分奖励,居民可利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中海西苑内的高科技垃圾房与可回收物兑换点
沙洲街道工作人员入户上门为居民办理垃圾分类积分卡
晚6点至8点本应是垃圾投放的高峰期,但垃圾房的使用比例没有设想的高。绕小区一圈后,记者发现单元门前的普通垃圾桶未完全撤走。相比垃圾亭房的干净整洁,这些垃圾桶内堆满了未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记者随机采访了8位居民,他们表示鲜少在集中点扔垃圾。“楼下垃圾桶没有撤掉,我们就继续在这放了。”“那个集中点的桶太小。”“走到那边挺麻烦的,我就随手扔楼下垃圾桶。”居民们说。
装满未分类垃圾的普通垃圾桶
试点小区之外的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情况也不容乐观。双和园小区每栋楼的单元门前放着两三个未分类的普通垃圾桶。揭开一处红蓝两色的分类垃圾箱,“有害垃圾”垃圾箱里躺着牛奶盒。小区的西南角是“双和园压缩中转站”,傍晚时分,共停放着20多辆转运车,并未按垃圾类别进行分类装运。朗诗国际街区南园内,同样只摆放了普通垃圾桶,未见垃圾分类。晚8点,西堤国际二区的垃圾桶已经装满各种垃圾。虽然桶上标明垃圾种类,但居民们说,从没有分类过。
双和园中转站旁的垃圾清运车
“撤桶并点”难在哪里?
“撤桶并点”是南京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将小区内分散在每栋楼下的普通垃圾桶撤离,小区内只设置垃圾集中投放点,实现分类垃圾精准投放和集中管理。“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能降低收运压力,但实际推进不容易。”沙洲街道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撤桶并点”后就涉及“亭房落地”问题,将垃圾定时定点集中到垃圾房、垃圾亭。“亭房选址有严格规定,要保证每栋楼之间到点的距离。”垃圾房(亭)至每栋居民楼的距离理想状态下应保持在120米内。目前,三个试点小区中只有中海丽舍西苑完成了建房规划,剩下两个小区的亭房建设皆因选址问题被搁置。工作人员解释道:“保利绿化程度高,很多人是冲着绿化买房的,如果建垃圾房,不论放在哪都会对到一楼的窗户。中海东如果按规定再建一个亭,会破坏楼下的欧式景观。”因此,垃圾点位置与绿化景观的完整性很难协调。另一方面,亭房建设还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小区里面建房,房产局需要介入,要去跟物业协调。”
现在,小区普通垃圾桶未全数撤走,一是为了给居民缓冲、适应的时间,二是目前收运频次无法满足日常垃圾处理需要。工作人员说:“拿中海西举例,原来小区里一共有65个桶,现在只有20个,垃圾的总量没有变,桶很快就满了。”据中海西垃圾分类志愿者介绍,目前小区内的垃圾收运由两家外包公司承接,其中一家负责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统一收运,一天收运两次,时间为上午6点-7点与下午4点-5点。另一家公司负责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的收运,收运频次分别为一天一次与一月一次。
垃圾集中亭前的普通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