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报网讯(记者 张素梅)近日,一些细心的市民发现,曾经作为新生事物安放于哈尔滨市街头的分类垃圾箱都被普通垃圾箱取代了。市环卫处有关人士介绍,哈尔滨市现无垃圾分类设备及市民分类意识淡薄,是分类垃圾箱“短命”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2000年,有关部门在国内8个城市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当时哈尔滨并不在试点城市之列。但为了与国际接轨,2002年,哈尔滨市环卫部门率先在“新苑”和“桂园
另外,到目前为止,哈尔滨市还没有一套可以真正处理分类垃圾的设备。那些分类垃圾箱设置后,市民的“分类”意识并没有增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箱里的垃圾几乎是一样的,环卫工人也是将垃圾合到一起直接运到垃圾场,分类垃圾箱不过是个摆设。到今年,经过两三年使用后的分类垃圾箱已纷纷损坏,有关部门更新时就直接换成传统垃圾箱了。 有关人士介绍,从目前全国范围来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还很难。因为,在垃圾分类处理的末端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废旧电池就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处理。所以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不仅在哈尔滨目前无法实现,就是在全国也没有几个城市可以真正实行。
分类垃圾箱悄然“撤出”哈尔滨市
2006年05月11日02:14 新晚报
”两个小区进行分类垃圾箱的试点工作,随后,部分街路也相继安放了一些分类垃圾箱,如南岗区宣化街就安置了百余个分类垃圾箱,每个造价三四百元。但是权威调查显示,垃圾中的有用成分达到39%以上,才有搞分类回收的价值,也就是说垃圾分类是讲究效益的,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就目前的哈尔滨来说,居民家中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垃圾,如报纸、杂志、饮料瓶、废铜烂铁等很少直接投入垃圾箱。由于垃圾箱中可回收的东西少,所以就很少有人投资搞这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