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箱子,醒目的大字,在一些公共场所,小额募捐箱存在多年,点滴汇聚人们的“微爱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管理不善,很多募捐箱名存实亡,有的甚至沦为“垃圾箱”。(人民网)
在机场、车站、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置的募捐箱,初衷是汇聚人们的点滴爱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将小爱心变成大希望,给那些急需帮助的人送去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就是这样承载爱心的募捐箱,却被一些人放入了购物小票、广告宣传单等,脏乱不堪,沦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垃圾箱”。
向募捐箱投“垃圾”,固然有个别人道德素质低下、文明程度不高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力。募捐箱的管理应该是由相关慈善机构和所在公共场所共同承担,募捐箱的设备维修维护由设备提供方负责,而设备所在地则负责清洁、接通电源等保证日常运转的工作,二者权责明确,相互配合,才能让募捐箱处于“有主状态”,维持正常运转。而现在的问题就是由于设备过于分散、专职管理人员匮乏等客观原因,使募捐箱的管理出现了“真空状态”,一方只负责“收钱”,而另一方只提供场地。权责不明,责任互推,将募捐箱推入了“垃圾箱”的尴尬境地。
而募捐箱沦为“垃圾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募捐箱捐款数目成迷、去向不明一度让公众对慈善机构充满质疑。“骗捐门”事件的屡屡发生,给群众的慈善心理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甚至让不少群众放弃了做慈善的打算。而某些慈善机构的“失信”则成为了一些人向募捐箱投“垃圾”的“导火索”。因此不能排除是因为有人将对慈善机构的不满发泄到募捐箱上,从而导致募捐箱沦为“垃圾箱”。
募捐箱沦为“垃圾箱”拷问着社会民众的道德素质,更拷问着相关管理机构的“失责”。防止更多这种“垃圾箱”的出现,就需要明确募捐箱管理的责任人,要求设备提供方和设备所在方提供专人负责管理。对投“垃圾”者进行劝阻,及时清理箱中的“垃圾”,防止产生“蝴蝶效应”。而对募捐善款的管理要公开透明,及时公示募捐箱的捐款数量、募捐款项的去向和用途,让捐者放心,被捐者受益。还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负起责任,为文明募捐出一份力,让募捐箱真正成为爱心的存储箱。